琴與爐(Harp & Bowl)的主要原則簡介— 第四部分
本文改編翻譯自Mike Bickle牧師的分享,網址為 The Primary Governing Principle of the Harp & Bowl Model 琴與爐的主要原則簡介— 第四部分 G. 第四個部分:即興合唱( Spontaneous choruses) 即興合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即興合唱是3-5秒的簡短樂句,有點像即興做成的迷你敬拜歌曲,每個會眾都可以參與合唱。即興合唱是由合唱主領或敬拜主領帶領開始。當主領開始帶領即興合唱時,其他歌手必須儘快加入幫忙。而因為這些樂句非常簡短,會眾可以很快地融入歌唱。 1. 只有合唱主領和敬拜主領可以帶領即興合唱(重覆8-10次)。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帶領即興合唱[1]。 2. 所有的歌手必須放膽唱出即興合唱的樂句來幫助主領,使得會眾可以很快地一起歌唱。所有的歌手將需要放下一切(例如唱裝飾音或個人敬拜)來協助凸顯合唱樂句的旋律。 3. 簡單的合唱:這可以讓未經專業訓練的一般會眾都能快速加入。換句話說,追求簡單的旋律、容易記憶的歌詞、容易歌唱的音域且避免把太多的字擠在一起。 這個部分有幾個要留意的事項。第一,所有的歌手都要一起跟隨著即興合唱的主弦律歌唱。因為目標是使會眾能夠很快地跟上,所以這個部分不適合裝飾音、和聲或其他樂風的演繹。如果同時存在數個不同的唱法,會眾可能會搞不清楚主旋律是甚麼。也因此即興合唱也需要是簡單的短歌。 第二,每一個歌手都要大膽的唱出來。一開始也許不太熟,但多唱幾次就會熟練。歌手在這個部分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著合唱主領(敬拜主領)唱。最後提醒,不要使用其他不同的唱腔。 4. 以神的名作為結束─ 唱出神的名字來提示這是即興合唱的最後一遍。 例如,如果即興合唱是「耶路撒冷成為可讚美的」,在最後一次可以接「哦,主」或「耶穌」。所以會變成,「耶路撒冷成為可讚美的,耶穌」(可以停頓一下,使其他人感覺到區分)。唱的人可以選擇自己享用的旋律或節奏,並可以用神不同的名字來結束,e.g.「阿爸」、「阿爸父」。重點是不要失去了創意或生命力。 5. 群體禱告合唱:幫助會眾進入合一的代禱。舉例來說,歌詞的內容可以是「主,賜下祢的靈」、「我們要更多」、「願祢的烈火降臨」、「來釋放我們」、「復興/突破」等等。 6. 二重合唱(double choruses):敬拜主領或和合唱主領有時可以建立來回唱和或對比的合唱,但建議限制在一次兩段(三段(含)以上會有點太多) 。 7. 多次使用相同的合唱:如果會眾對特定的一段合唱反應熱烈,這段合唱的內容在那一次的禱告會中可以多次使用。合唱主領(或敬拜主領)在整段經文中可能使用重複數次使用相同的合唱。 8. 即興合唱的使用時點:即興歌唱及(或)即興合唱可以出現在發展經文的過程之前、中、後。 敬拜主領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啟即興歌唱。 VI. 第四個階段:藉由方言禱告進行屬靈爭戰 (選擇性) (Warring in the Spirit (OPTIONAL) by praying in the Spirit) 禱告主領透過麥克風進行方言禱告(非歌唱),帶領會眾進行屬靈爭戰。有的時候代禱者會宣告一個爭戰的主題(3到5個字)幫助會眾聚焦。 屬靈爭戰這個階段是選擇性的(視當時需要) 。有時候禱告主領或敬拜主領會宣告「讓我們一起進入屬靈爭戰」,然後他們會猛烈地開始爭戰。 …